我們稱呼一個人時,對他的評價和尊重都包含在其中。在教導孩子”稱謂”的事上,我花了點心思。當老二出生時,順理成章的我們叫老大”姐姐”,叫老二”妹妹”。當老三出生時,我們很自然的稱他”弟弟”。
老三,”弟弟”,一歲多會講話時,居然叫老二”妹妹”。我發現之後,驚覺這樣的稱謂不妥,開始改口叫三個孩子名字。再過一年,我發現弟弟叫兩位姐姐的名字時,有一種”沒有長幼”的態度,也就是俗話說的”沒大沒小”,於是,開始教導他們,”大姐”,”二姐”的稱呼。剛開始,”弟弟”有點不高興,還好發現得早,”
糾正稱謂”的掙扎期沒有很久。直至如今,十個年頭過去,藉著稱謂的改變,”長幼有序”這個美德,在家裡實行得還不錯。兩位姐姐稱呼弟弟則是直呼其名,因為恐怕”弟弟”叫久了,”弟弟”會失去當家的”肩膀”。
至於,爸爸媽媽的稱謂,我們希望孩子們無論稱呼自己或是他人的父母,都得用”爸爸,媽媽”,不能只說一個字,以示尊重。藉著這樣的稱謂,”尊親”在家庭互動中,也還不錯。他們要我們幫忙時會說”請”,”謝謝”,”麻煩你們了”,偶有口氣不好,也會說”對不起”。當然,他們也會自創”爸鼻””媽迷”等字眼,這樣甜蜜的稱呼我們欣然接受。
“稱謂”看似小事一樁,卻無形影響我們和人的互動模式,孩子在學校,在教會,在鄰里,在親戚間與人有良好的互動,頗受愛護。或許藉著合適的稱謂給人該有的敬重,自然也會受到適度的肯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